刚进大学那会,一片迷茫,小白一只。

  虽然报的是物流管理专业,但对这个专业学什么,上大学是干什么来的一无所知。

  直到某天收到学校ACCA创新班选拔考试的通知,经过与家人简单的沟通,觉得在大学能认真学门会计,拿个国际证也是不错的,够实在,于是就开始ACCA报名了。

  后来才知道,周边对于ACCA有着各种不同的声音。相当庆幸当年的自己是一纯正小白(甚至还不知道迎接我的是14门全英考试),只是觉得相比原来的专业,自己更愿意去学ACCA而已,所以在下决定时没有太多的思虑。

  只有进了坑,才能看清坑长什么样

  说ACCA是个坑,我想没人会跳出来反对。不过,坑也有好、坏、深、浅之分,里面可能藏着宝藏。[ACCA考试资讯]

  ACCA的全称其实有点误导,“特许公认会计师”,有些人只是肤浅得看到一纸证书,没想到成为专业会计师并不容易。

  跳进坑里,才发现别有洞天,就像武侠小说里神秘的武功秘笈,细细研读专心练功才能深切体会其中奥妙。14门ACCA考试科目,每一门的知识点设置都非常贴近现实。我渐渐发现自己对商业社会的各种制度、商业模式、业务类型产生浓厚的兴趣,仿佛进入了通往商业世界的大门。对知识的兴趣,进一步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,不自觉地就会想看更多的书籍了解更多的信息,反过来,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理解财经资讯。

  这种思维的培养和视野的开拓,潜移默化、润物无声需要时间的参与和酝酿。只有不停地接收、思考、理解、融会贯通,从能最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ACCA的价值,正是在于它的厚重,以及对学习者思维的锤炼。随着眼界的开拓,我的大学和之后的就业方向渐渐清晰。

  如果说ACCA考试是个坑,我觉得也是个有挖掘价值、值得深挖的坑。

  苦与乐的相对论

  先说苦吧,也的确挺苦的,尤其是考前一个月,简直重回高三生活,早上多睡一会懒觉或者放纵多玩一会游戏,内心都会自我强烈谴责。

  但这只是ACCA备考的状态而已。我不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只有ACCA。

  像我们班里的同学:参加学校各种球队、当学生会社团干部、刷比赛拿大奖,这些比例并不比其它专业低。

  ACCA让我的大学非常繁忙。但正是这种繁忙,让我更加懂得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,懂得过滤掉那些自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,让自己的时间过得更加充实、有质量。

  有时候也会YY,如果当初没有做这个决定,我的大学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画风呢?我唯一能想到的,是我一定会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,但是,我在大学中做的事情和学到的东西并不会比现在更多,也并不会拥有更多快乐的时光。很简单,如果让你每天睡到自然醒、整天煲剧、刷手机,你是不会感觉到有多快乐的。但是,如果你经过一个月的备考煎熬,考试完后能有几天睡到自然醒,还能看看自己种草已久的节目,你一定会觉得满心幸福,倍感珍贵!

  尝过苦,方知乐的甜。

  ACCA的正确使用方法[ACCA经验分享]

  如果你只是为了想找份好工作而去考ACCA,我会劝你三思三思再三思!

  我个人觉得,ACCA对就业还是蛮有帮助的。

  当你端出一纸ACCA证书,面试官更想确认的是你背后付出的努力和从中得到的东西。14门绝对不是凭运气就能通过的。像我免5考9,如果没有毅力、目标不够坚定,是不可能完成的。

  现在很多企业的群面不就是商业案例分析吗?考的不就是面试者的思维、眼界和表达能力吗?

  14门全英ACCA教材都学完了,英文文件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?[ACCA资料]

  整个知识体系都学完了,基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视野,总该跟没考的比有所差异吧  学ACCA的要有点自信,但千万不能自傲!还没毕业就考完,只能说是纸上谈兵,还得在企业里多多磨练积累经验理论结合实际,才能最终成为自己的专长。

  最后再谈谈ACCA考试常见问题:在中国是不是只考CPA就可以了,不需要ACCA?

  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吧。

  如果中国真的仅仅需要CPA,那么ACCA在中国绝对不可能增长这么快,更不可能出现从清华到普通二本院校都与ACCA合作的现象,四大也不会每个月去给考完ACCA的员工一笔QP(qualification payment),有需求自然会有市场、有增长。

  如果要很功利地去评价哪个证书比较好,我真的给不出答案,只能说各有各的好。它们本身的培养机制就不一样:一个偏实务,考理解,注重思维和视野的培养,主观题为主;一个偏技术,考记忆和脑容量。

  如果你把两个证都拿下,那就中西合璧、进退自如了!